大学锻造专业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锻造材料选择:
选择适合锻造的金属材料,如钢、铝、铜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和锻造性能。
锻造设备了解:
了解各种锻造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锻锤、压力机等,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锻造。
锻造工艺掌握:
掌握不同的锻造工艺,如自由锻造、模锻、挤压等,不同的工艺适用于不同的锻件形状和尺寸要求。
锻造模具设计与制造:
设计和制造适合的锻造模具,以保证锻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锻造缺陷预防与纠正:
了解常见的锻造缺陷及其产生原因,如裂纹、折叠、夹层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安全操作:
遵守锻造过程中的安全规定,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高温烫伤等。
具体的锻造工艺流程可能包括以下步骤:
下料:
采用砂轮切割机下料,车端面,倒圆角等。
加热:
采用电炉加热,控制炉温在(450±10)℃,加热保温时间根据具体工艺要求而定。
模锻:
将加热好的坯料放入模具内进行锻造,压至所需尺寸。
热切边:
对锻件进行热切边处理,去除多余的边缘。
酸洗:
按酸洗通用工艺规程进行,去除表面氧化皮等。
热处理:
按热处理工艺规程进行淬火等处理,以提高锻件的机械性能。
清理:
对锻件进行清理,去除表面杂质和氧化皮。
矫正:
对锻件进行矫正,确保其尺寸和形状精度。
检查:
对锻件进行最终检查,确保其符合技术条件和检验要求。
此外,现代锻压技术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如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三维造型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智能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塑性成型基础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掌握锻造专业的工艺知识和技能,具备设计、制造和优化锻造工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