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学排名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水平(学习环境)
教学质量:根据路透社对全球有经验学者的民意调查评价。
各个学术领域的博士人数。
师生比率。
各个学术领域的收入。
获得博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的人数比率。
科研(论文发表数量、收入和声誉)
学术研究名气:根据路透社的全球学术调查结果评价。
研究收入。
研究数量:各个学术领域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
文献引用(研究影响)
引文的影响力:调查近五年多来发表的6000,000篇期刊的文章中的5,000,000个论文引用。
国际视野(教授、学生、研究)
国际展望(员工、学生和科研国际化):占7.5%。
国际学生比例:占5%。
国际教师比例:占5%。
产业收入(知识转化)
产业收入(知识转化情况):占7.5%。
其他因素
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占40%。
全球雇主评价,占10%。
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占20%。
教师/学生比例,占20%。
高质量论文引用量及其比率。
国际合作研究。
博士学位授予量。
教授获博士学位量。
就业能力。
可持续性。
这些排名标准综合反映了各大学的教学、科研、学术声誉、国际化程度、知识转化能力等多个方面。不同的排名机构侧重点不同,例如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更偏重教学和研究能力,而QS世界大学排名(QS)则同时注重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