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梗通常来源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经验以及校园文化,它们以幽默、自嘲或戏谑的方式反映了学生们的情感和体验。以下是一些大学梗的例子:
考试季梗
“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16周的幼儿园,2周的高考生活。”
“学渣的怒吼”
“逢考必过符,考试喷雾”
专业梗
“计算机=修电脑?”
“电信=中国电信?”
“食质=试吃?”
“化学专业:我们并不是每天都去做一些剧毒品出来的。”
校园生活梗
“上厕所不带纸,走路带个草纸”
“肚子饿了,手要放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学校绰号梗
“北京大学: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大学:珞珈山综合职业技术培训学院”
“浙江大学:三墩镇人民公园”
其他梗
“江湖绰号”
“大学生诱捕器”
“今天天气哈哈哈”
“立足燕园,解放清华。”
“北京建筑工地大学。”
“选课一时爽,期末火葬场”
“体育与英专不可兼得。”
“北大克桢楼,一跃解千愁。”
“理科有疯人院,文科有养老院。”
“北京大学没有北门,也没有官方认可的正门。”
这些梗体现了学生对于校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创造和分享校园文化的方式。它们在同学之间流传,为日常生活增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