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主要包括:
预算管理意识不强
部分高校将预算管理视为财务部门的事务,职能部门参与不足。
预算编制不科学
预算编制形式不够科学合理,未能全面覆盖所有收支。
预算编制方式不合理,多采用一年制,缺乏长远规划。
预算监督不足
监督体系不健全,预算执行缺乏有效跟踪和处理。
预算审查和奖惩制度实施不力。
预算控制不严格
项目设置不完整,预算编制粗略。
预算执行不规范,存在随意性。
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预算执行依赖纸质文档,无法实现快速、动态、实时监督。
缺乏长短期目标整合
预算编制通常只考虑年度收支平衡,忽略学校长期发展目标。
二级学院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对预算缺乏管理意识,对经费使用缺乏统筹规划。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问题
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不编或漏编现象。
时效性和精准性不足,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预算绩效评价缺失
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无法科学评估预算执行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需要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预算执行的信息化程度,并建立有效的预算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