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软件专业的老师包括以下几位:
朱其慎,男性,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0年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内访问学者,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UC Irvine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技术、工业软件,主持省级教改课题及各类纵横向项目6项,发表论文近20篇,授权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主讲课程包括《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竞赛和高职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技能竞赛。
徐逸卿,男性,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导,毕业于东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算法、领域软件、生物信息学,南京市“创业江北”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入选人才,主持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1项、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1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项目均通过验收,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SCI论文二十余篇,代表作被Nature等国际知名期刊引用,编写教材2本,授权专利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主讲课程包括《大数据技术及应用》、《软件体系结构与架构设计》、《软件工程》等,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获国家级奖励。
陈卫军,男性,1971年11月出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教授,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导论》、《大学生创业基础》,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专业擅长指导学生参与挑战杯、计算机设计大赛。
高国伟,男性,1981年04月出生,毕业于河海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副教授,软件学院副院长,讲授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结构与算法》,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专业擅长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苏静,女性,1977年10月出生,毕业于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硕士,副教授,现为软件学院专业基础教研室主任,教授课程包括《操作系统》,研究方向为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擅长指导学生参与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李敏,女性,1983年05月出生,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计算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副教授,教授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基础》,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擅长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向方,男性,1975年11月出生,毕业于山西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副教授,教授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科学导论》,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专业擅长指导学生Raspberry Pi和Jetson nano软件开发。
平静,男性,1975年03月出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讲师,教授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及工程,专业擅长指导学生竞赛。
林铭炜,男性,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决策分析、存储性能优化,工作至今已发表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福建省基金青年创新项目1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1项,同时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3项,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各类软件比赛国家级优秀奖1项、省级二等奖6项、省级三等奖2项,2016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1篇,第十届校级“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项、优秀奖1项,第二届校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
胡丽莹,女性,1979年,博士,副教授,工作经历包括2004年7月至今在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承担过的本科生课程包括《数值分析》、《高等数学A》、《高等数学C》、《线性代数》、《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杜友福,男性,教授,中共党员,主持和承担省部级教、科研项目及其它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CT科技十大进展成果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校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校级教学工作突出贡献特等奖1次、二等奖1次、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3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