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大学有哪些

热能正能量 · 2024-12-27 19:07:5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经历了内迁和重组,以躲避战火,并继续培养人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大学及其相关历史: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组建于1938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

1946年三校迁回原址,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院,现为云南师范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

抗战胜利后迁回,1949年8月8日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定名南京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简称“抗大”,由中国共产党创办,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

1945年结束后,其分校和陆军中学等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多所军政大学。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成立于1936年,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政大学。

南开大学

1937年遭到日军轰炸,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组西南联大。

福建协和大学

1938年搬到邵武,抗战胜利后迁回魁岐,1951年撤销,部分并入福建师大。

北平大学

抗战时期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武汉大学

1938年迁往四川乐山,1946年迁回武昌珞珈山。

厦门大学

1937年迁往鼓浪屿,后迁至长汀,1946年迁回厦门。

中山大学

1938年迁往云南澂江,后迁至广东东昌县坪石镇,1945年迁回广州。

这些大学在抗战时期不仅保护了学术传统,也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了重要的人才。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