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游戏专业的教师通常具备丰富的游戏设计、开发和管理经验,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师介绍:
何俊
职位: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数字媒体艺术系游戏设计专业带头人。
经历:游戏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中韩游戏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韩国游戏学会分会长。曾在韩国国立公州大学艺术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学院担任游戏专业讲师。
熊硕
职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
经历:武汉市黄鹤英才,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JAIST)信息科学游戏学博士,是华中科技大学首位以游戏学为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的老师。
万露
职位:游戏教研室主任。
经历:硕士,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眉山市收藏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油画专业,从事美术类教学十余年,游戏美术教学2年。
周涛
职位:副教授。
经历:四川雕塑协会理事,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学学士,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硕士,从事艺术教育行业十余年,熟悉CAD、SU、zbrush、RHINO、PS等相关软件。
谢勃
职位:副教授。
经历:2002年毕业于四川工业学院获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软件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从事游戏美术相关教学工作十余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项目制作经验。
袁野
职位:游戏专业编外教师。
经历: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多媒体设计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张熙闵
职位:未具体提及。
经历:负责培养游戏方向专业人才,以核心能力素养的金字塔结构构建游戏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柳喆俊
职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师。
经历: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导设计游戏,其《设计技术3·数字游戏设计与开发》课堂入选同济大学2023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名单。
这些教师在各自的高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教授游戏设计和开发的相关课程,还积极推动游戏艺术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建议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可以综合考虑教师的学术背景和行业经验,以获得更全面的培养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