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专业歧视

萌娃教育 · 2024-12-27 19:49:41

大学专业之间的歧视现象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商科与医科/法科的相互鄙视

商科学生通常被认为追求财富和地位,而医科和法科学生则被视为“社会刚需”和“上流阶层优势”。

商科学生认为医科和法科学生虽然社会地位高,但投入多、回报慢,性价比低。

医科/法科与工科的相互鄙视

医科和法科学生认为工科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技术含量不高。

工科学生则认为医科和法科学生虽然社会地位高,但学习周期长、压力大。

理科与工科的相互鄙视

理科学生通常认为工科学生过于注重应用和动手操作,缺乏深度和理论。

工科学生则认为理科学生空谈理论,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文科与理科/工科的相互鄙视

文科学生往往被认为缺乏实际应用能力,而理科和工科学生则认为文科学生过于理论化,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专业之间的鄙视链

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专业鄙视链,如计算机、金融、电子信息等专业位于顶端,而文科类专业如哲学、艺术等则处于底端。

这些歧视现象反映了不同专业之间的社会地位、就业前景和学术难度等方面的差异。然而,这种鄙视链并不一定全面或客观,每个专业的价值和意义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建议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兴趣和长期职业规划,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或“鄙视链”顶端的学科。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