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划专业的变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招生计划和专业调整
河海大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硕和生态水利学硕有所缩减,土木水利专硕有所扩增。
土木水利专硕全日制和非全报名区分方向,进行分开排名,报名时注意报考方向。
2024年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硕推免名额虽都用完,但最终总录取人数大于计划招生,其他专业推免名额均有剩余。
地理与遥感学院:
学硕调整为一级学科招生,统称地理学学硕。
学硕和专硕招生计划均有不同程度扩增,往年推免有名额多,推免不满名额都会给到统考。
地理学学硕四个方向一起排名,复试科目有所差别,报名时注意报考方向。
水利水电学院:
新增安全工程方向的资源与环境专硕。
土木水利专硕全日制和非全报名区分方向,进行分开排名,报名时注意报考方向。
教育部的专业调整政策
《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核心目标:到2025年,对高校专业的调整比例要达到20%左右。
调整方向: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淘汰不适应的专业,强化基础学科,建设特色学院。
调整目标: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减少对外部人才的依赖,增强国内人才市场的活力。
重点方向:服务国家战略,增设储能科学与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儿科学、生物育种科学、古文字学等新专业。
地方高校的专业调整
上海春考:
2025年上海春考26所院校共计招生3539人,相比2024年春考增加520人。
新增专业包括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法学、软件工程等,停招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动画等。
其他高校:
例如,中国农业大学新增生物育种科学、土地科学与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等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推出针对人工智能新发展的优化专业,如教育信息技术(智能教育)专业。
转专业政策
2023年秋季学期,部分高校调整了转专业的可转入计划人数,如会计学、临床医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的转入计划人数有所增加。
这些变动反映了高校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努力。建议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关注这些变化,以便做出更符合自身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