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专业等级

略懂点知识 · 2024-12-27 20:45:11

大学专业的国家分级主要依据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进行划分。

学科门类

学科门类是对学科的归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类别,以及新增的交叉学科和单列的军事学科。

专业类

专业类是在同一知识体系下,根据知识面侧重的不同而分解出来的类别。本科专业类共93个,同一专业类下的专业在课程设置、学习对象、学习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专业

专业是高校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培养各类人才设立的学业类别。专业目录中所列出的本科专业数量有792种,分为基本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基本专业一般是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T”表示。2012年及以后新增列入目录的专业均列为特设专业。

此外,大学专业的等级划分还可以参考其他评价标准,例如:

高校办学层次

A级:部委院校,即中央部属高校。

B级:省属院校,即地方所属高校。

C级:市属院校,即由地市级政府拨款筹建,并由同级教育部门管理的中高等学校。

学科评估等级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对大学的本科学科和专业实行等级评价,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70%以下为D。

这些分级标准有助于了解不同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水平,为学生选择专业和高校提供参考。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