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专业用语

三颗葱 · 2024-12-27 21:17:06

心理学专业用语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专业术语及其解释:

感觉记忆 (Sensory Memory):

这是指信息进入我们的大脑后的第一站,非常短暂,通常只有几分之一秒到几秒的时间。例如,当我们快速浏览一个电话号码时,我们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它,但如果不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这个信息很快就会消失。

短期记忆 (Short-term Memory):

这是信息在感觉记忆之后进入的下一个阶段,可以保持相对较长的时间,但通常不会超过一分钟。短期记忆需要意识的参与,并且容量有限,通常只能同时处理5-9个信息单位,通过复述等方法可以延长其保持时间。

长期记忆 (Long-term Memory):

这是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得到进一步加工和巩固后进入的阶段,可以保持从几分钟到一生的时间。长期记忆的信息存储容量被认为是无限的。

破窗效应: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责任分散效应:

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帕金森定律:

是指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

驼峰效应:

在心理学中可能指某种特定的心理或行为模式,但具体含义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

冷热水效应:

可能指某种心理现象,具体含义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

钝感力:

指对某些刺激不敏感,能够保持内心平静和稳定,避免过度反应。

催眠:

是一种通过引导使个体进入一种高度可塑性的意识状态,从而改变其感知、思维和行为的技术。

成败效应:

指个体在成功和失败的情境中形成的心理反应模式,成功时容易产生自负,失败时容易产生沮丧。

易感效应:

指个体对某些刺激或情境的敏感性较高,容易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

自我障碍策略:

指个体在面临挑战或压力时,通过制造一些障碍来保护自己,以免表现不佳。

巴凯特现象:

具体含义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

负面效应:

指某种负面的心理或行为结果,具体含义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

A型-B型 (Type A-Type B):

一种特质维度,能表明人们在具有干劲十足、时间紧迫感强等态度时所表现出的典型行为的程度。

Q分类技术 (Q-Sort):

一种评估程序,可以测试被试对自我描述的分类。

Rep测验 (Reptest):

角色建构技能测验,由凯利设计,用以查明。

工作记忆:

指个体在短时间内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涉及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多个方面。

情绪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指个体感知、理解、管理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调节、社交技巧和情绪应对能力。

认知:

指个体获取、加工、存储和使用知识的过程,涉及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多个方面。

发展心理学:

研究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

这些术语在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经常被使用,掌握这些术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建议在实际学习和应用中,结合具体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背景,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术语的含义和用法。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