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专业时,可以参考大学专业的评分和排名。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评分方法和结果:
学科评估等级
学科评估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为最高等级,C为最低等级。
全国大学专业评级排名
排名涵盖多个学科,如哲学、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数学、物理学等。
例如,哲学中最好的大学为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中全国最好大学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
评估结果分档
评估结果分为9档,前2%为A+,2%~5%为A,5%~10%为A-,10%~15%为B+,15%~20%为B,20%~25%为B-,25%~30%为C+,30%~40%为C,40%~50%为C-。
北京大学有A+专业48个,数量居全国第一;清华大学有A+专业40个,数量居全国第二。
星级专业评级
共有2个专业评级为中国七星级专业,占比约3.13%。
共有5个专业评级为中国六星级专业,占比约7.81%。
10个专业评级为中国五星级专业,占比约15.63%。
34个专业评级为中国四星级专业,占比约53.13%。
13个专业评级为中国三星级专业,占比约20.31%。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将排名前70%的学科分成了A+、A、A-、B+、B、B-、C+、C、C-9档进行公布。
如果一个学校的某一学科被评为了A+、A或者A-,意味着该学科在全国排名位于前10%。
这些评分和排名可以作为学生选择专业、考虑就业方向、学校招生和招聘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建议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以及各个专业的评分和排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