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务员考试中涉及到的典故主要有以下几则:
斑竹:
湘妃竹的故事,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这个典故用来形容忠贞不渝的爱情或悲伤的情感。
比翼鸟、连理枝:
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必须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因此比喻夫妻恩爱。连理枝则是指两棵树的枝条连生在一起,也用来比喻恩爱夫妻。
破镜重圆:
乐昌公主与丈夫失散后凭借每人一半的镜子重聚,这个典故用来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相会。
烂柯:
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这个典故用来比喻离家年久或世事变迁。
长城:
南朝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采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隐居避世。
长亭:
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尺素:
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后为书信代称。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牧野之战:
周武王与商纣王之间的战争,商军纷纷倒向周军,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这个典故用来形容战争中的胜利。
城濮之战:
晋文公重耳与楚国之间的战争,晋军利用策略击败楚军,晋文公因此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个典故用来形容战争中的智谋和策略。
桂陵之战:
齐国将领田忌、孙膑通过围魏救赵的战术,成功击败魏国将领庞涓。这个典故用来形容战争中的巧妙战术。
马陵之战:
齐国将领田忌、孙膑再次利用围魏救赵的战术,成功击败魏国太子申,使魏国元气大伤。这个典故用来形容战争中的连续胜利。
长平之战:
秦国将领白起与赵国将领赵括之间的战争,秦军最终胜利,赵括被俘。这个典故用来形容战争中的残酷和血腥。
岳飞抗金与被害: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奋勇抗敌,但最终被奸臣陷害致死。这个典故用来形容忠诚和英勇。
这些典故在公务员考试中可以作为文章写作的素材,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和论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