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的类型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划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分类方式及对应的教师类型:
按职业技能划分
既不擅长科研,又不擅长教学:这类教师可能从入职第一天起就计划如何“混完”职业生涯。
既擅长科研,又擅长教学:这类人才非常稀少,如钱穆、钱玄同和胡适等。
擅长科研,不擅长教学:这类教师特别能写,但不太会讲课。
擅长教学,不擅长科研:这类教师特别会讲课,但不太会写作。
按岗位性质划分
教师岗位人员:这是高校教职工中比例最多的类别。
行政管理岗位:包括学校领导等岗位。
辅助工作岗位:如学校的后勤保障等岗位人员。
按教学风格划分
规则至上型:这类老师注重制度严明,强调规矩大于天,考试通过率往往较高。
善解人意型:这类老师在课上传授知识,在课下关心学生,与学生关系融洽。
老派学者型:这类老师有老派大师的风范,生活朴素,作息规律,注重传统教学方式。
灵活变通型:这类老师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教学情况,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按职称划分
助教:新教师在未受聘为讲师以前先从事教学辅助工作,协助教授和学生进行教学。
讲师:能够独立开设课程,填补教授和副教授的教学空缺。
副教授:具有开课能力,对本学科有深入了解,能主持研究项目并开设新课。
教授:大学里的主体,承担主导性工作,包括教学、科研和研究生指导。
其他特殊类型
荣誉教授:对知名老教授或有成就的老领导授予的荣誉称号。
客情教授:不定期的来作报告或搞讲座的学者,可能不是教授。
兼职教授:校际间或学校与社会间互相聘请的教授。
博士生导师:虽然不是职称,但被认为是介于教授和院士之间的高级工作岗位。
这些分类方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一个教师可能同时属于多个类型。例如,一个教师可能既是擅长科研的教授,又善于教学,同时也可以是规则至上型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