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考试成语解释

社会有识 · 2024-12-25 04:22:57

班荆道故

释义:

原意是用荆条铺地,坐在一起谈说过去的事情。后常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于食,而言复故。”

至死不悟

释义:

到死也不醒悟。

出处:唐·柳宗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安步当车

释义:

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按部就班

释义:

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例句:学习历史知识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饮鸩止渴

释义: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例句:事实证明,那种靠毁林扩大耕地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鞭长莫及

释义:

原意是虽然鞭子长,但是打不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力所不及。

例句:古代地方官所作所为,朝廷有时也鞭长莫及,难以管束。

爱憎分明

释义:

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非常分明。

例句:他对待朋友和敌人爱憎分明,从不混淆。

泾渭分明

释义:

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例句:他们两人的观点泾渭分明,毫不相让。

半斤八两

释义:

彼此一样,不分上下。多用于形容水平、能力等相当。

例句:他们俩的能力半斤八两,不分高低。

势均力敌

释义:

力量相当,不分高低。

例句:这场比赛的双方势均力敌,竞争激烈。

本末倒置

释义:

比喻把主次关系颠倒了。

例句:在处理问题时,我们不能本末倒置,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

舍本逐末

释义:

比喻丢掉重要的,追求次要的。

例句: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比比皆是

释义:

形容相似的事物或人很多,到处都是。

例句:现在,这种不良现象比比皆是,亟待整治。

俯拾皆是

释义:

形容东西很多,随处可拾。

例句:公园里的花朵俯拾皆是,美不胜收。

循规蹈矩

释义:

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例句:他做事总是循规蹈矩,不敢有丝毫创新。

墨守成规

释义:

指思想保守,死守老规矩不肯改变。

例句:在面对新问题时,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而应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这些成语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掌握它们的准确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言语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建议考生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这些成语,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加深理解。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