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慈善专业主要指的是 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这是一个新兴学科,涵盖了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硕博)三个层级。以下是关于该专业的详细情况:
专业设置
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35所高等院校开展公益慈善专业学历教育。
2022年2月,中国高等教育慈善管理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审批,山东工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成为首批设立此专业的高校。
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包括公益慈善基础、管理基础及应用、实用社会学和中国社会问题、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心理基础、公益慈善政策法规与标准、社会工作基础、志愿服务与管理、公益项目设计和管理、公益传播与品牌建设等。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公益慈善行业基本知识,具备设计和管理公益慈善项目、进行品牌传播、慈善募捐的能力,具有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公益慈善项目策划、执行与评估、公益传播、资源开发与筹款、慈善救助、社团会员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
面向劝募员、社团会员管理员等职业,公益慈善项目设计与管理、传播与筹款、慈善服务等岗位(群)。
就业前景
慈善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公益慈善机构、国际慈善组织、政府慈善管理部门、社会企业及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等专业慈善管理需求。
国际参照
当代高校慈善专业学历教育起于欧美国家,尤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美国有超过340所高校提供公益性质的非营利管理教育的学位课程。
综上所述,大学慈善专业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选择投身这一领域,为社会的公益慈善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