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评价方法主要基于以下特点:
全面评估与分类评价:
软科排名遵循全面评估和分类评价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大学,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进行排名。
评价指标体系:
软科排名设置了十大评价模块,包括办学层次、学科水平、办学资源、师资规模与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高端人才、重大项目与成果、国际竞争力等,并进一步细分为36个评价维度和100项评价指标。
计分方式:
在排名中,每项指标表现最好或达到设定上限的大学在该项指标上得1分,其他大学按其与最大值或上限值的比例得分。排名结果通过模块加权汇总指标得分得出。
特色评价框架:
软科排名采用学校-学科-专业三层次的专业竞争力评价框架,涵盖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等五个指标类别和25项指标。
数据来源:
排名数据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得主信息、高被引科学家数据、《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等。
排名对象与范围:
排名涵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中设置的专业,针对有本科毕业生的普通高校,并对特色专业进行单独分类和发布名单。
软科排名旨在提供及时、可靠、丰富的高校可比信息,反映当前中国高校的核心使命,并回应外部群体对大学的价值期待。排名结果对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了解大学办学水平和特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