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亚洲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都是基于一系列指标对全球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评估的排名系统。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QS亚洲大学排名特点:
学术声誉:占比30%,反映大学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雇主声誉:占比20%,体现毕业生在业界的受欢迎程度。
师生比:占比10%,衡量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教员人均论文数:反映教师学术产出。
论文篇均引用率:衡量学术影响力。
国际研究网络、 入境交换生比例、 出境交换生比例:强调学术交流。
博士学位教员数:强调师资的学历层次。
QS世界大学排名特点:
学术声誉:占比30%,与亚洲排名相同。
雇主声誉:占比20%,与亚洲排名相同。
师生比:占比10%,与亚洲排名相同。
教员人均论文数:与亚洲排名相同。
论文篇均引用率:与亚洲排名相同。
国际研究网络、 入境交换生比例、 出境交换生比例:与亚洲排名相同。
博士学位教员数:与亚洲排名相同。
新增指标:如永续发展、就业结果等。
排名差异:
评价指标细微差别:尽管大部分指标相同,但世界大学排名可能包含一些亚洲排名中没有的指标,如永续发展和就业结果。
排名结果差异:由于评价指标和权重略有不同,亚洲排名和世界排名中的大学排名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亚洲排名中位列第三,而在世界排名中位列第八。
亚洲大学排名亮点:
北京大学:连续霸榜亚洲榜首。
香港大学:排名提升,位列亚洲第6。
新加坡国立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排名稳定,分别位列第3、4位。
日本大学:东京大学位列亚洲第21位,4所院校进入亚洲前30。
印度:上榜院校最多,有163所高校入围。
中国(内地):高校占据主导地位,多所大学表现突出。
以上信息基于提供的参考信息整理得出,排名可能会随着时间和新的评价指标而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