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公务员考试难度相当高,可以总结如下:
考试阶段多且复杂
唐朝的科举制度包括县试、州试、省试和吏部复试等多个阶段,类似于现代的“海选”、省级考试和最终的国家公务员考试。
录取率低
唐朝科举考试的录取率非常低,有说法称录取率仅为九分之一。
身份限制
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身份有限制,主要是平民孩子,需要通过名门望族的举荐才能参加考试。
考试内容丰富
进士考试内容包括“大经”和“时务策”,明经考试则包括儒家五经、三经或精研一经的分科,以及《三礼》和春秋三传等,考试形式包括论文、口试和笔试。
严格的要求
吏部的大考非常严格,考察身、言、书、判四个方面,能通过的人极少,有说法称有的人二十年都没能通过。
竞争激烈
由于录取率低,竞争非常激烈,许多著名的文人如韩愈、杜甫等都曾多次参加考试才最终成功。
综上所述,唐朝的公务员考试不仅难度大,而且竞争激烈,录取率低,对考生的身份和综合素质要求都非常高。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唐朝的公务员考试 非常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