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作曲学生的作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音符及其表示的音高(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作曲技巧
创作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包括旋律、和声和节奏。作品风格可以是流行、古典、爵士、摇滚等,长度建议在3-5分钟之间。
听力练习
选择一首喜欢的音乐作品,聆听并写下感受和分析。
乐理练习
回答乐理知识问题,解释每个问题。
创作实践
根据课程要求和兴趣,选择适当的作业形式,如作曲、演奏、音乐分析等。
作品展示与评价
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并接受评价。
其他作业形式
包括抄谱、写歌词、朗读歌词和演唱,自制音乐符号,以及通过有趣的方式(如用杯子或碗敲击产生不同音高的声音)来训练音乐感知能力。
研究性作业
深入研究某个作曲家或乐曲,收集相关资料,例如通过网上查询、阅读专业书籍和学术文章。
实践性作业
如参加器乐学习、演奏练习、参加班队活动或社会公益演出等。
感悟型作业
欣赏音乐后,感受乐曲描述的意境和情感,并尝试表达出来。
这些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技能,了解音乐创作的流程和规范,并培养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