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公务员考试可以追溯到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唐朝以前,科举考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官吏。唐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后,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只有通过殿试的考生才能被任命为官员。
随后,在清朝时期,设有内阁及各部、省、县官职,主要通过举荐、选举、考试等方式选拔人才,其中一些考试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务员制度得到了更为规范的发展,于1950年开始实行公务员招考制度。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编制条例》规定,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并且考试合格后才能录用。
总结:
最早的公务员考试: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选拔。
近现代公务员考试:
1906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次公务员考试由宣统帝国政府举行,包括国文、古文、哲学、数学、物理、历史、法律、英文8门科目。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开始实行公务员招考制度,要求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