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中常考的成语典故包括: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出自《列子·汤问》。
网开一面:
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出自《史记·殷本纪》。
三缄其口:
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出自《说苑·敬慎》。
朝三暮四: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出自《庄子·齐物论》。
完璧归赵: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鼓作气: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程门立雪:
指学生恭敬求教,比喻尊师重教,诚心求学。出自《宋史·杨时传》。
指鹿为马:
明知是错的还说,而并非是不知道对错瞎说。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逢人说项:
见到人就和对方说某件事,是一个中性词,并非是贬义。出自《唐语林》。
一字千金: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出自《唐诗纪事》。
一饭千金: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东山再起:
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出自《晋书·谢安传》。
图穷匕见:
荆轲将匕首卷进地图刺杀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
纸上谈兵:
赵括虽通兵法,但缺乏实战经验,最终导致长平之战的失败。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卧薪尝胆:
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刻苦自励,最终成功复仇。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空穴来风:
原意是指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而现在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三人成虎: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出自《战国策·魏策三》。
炙手可热:
形容人很有权势,是一种贬义词。出自《唐语林》。
这些成语典故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掌握它们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和作文水平。建议考生平时多积累这些成语及其背后的故事,以便在考试中能够迅速准确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