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就业率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3.7%,这一数字高于普通本科高校的就业率。
山东省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10余年来保持在95%以上,2023年各主要产业新增从业人员72.1%来自职业院校。
专业选择与就业形势
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专业,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卫生等。其中,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而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
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制造业、研发机构、技术服务与咨询、智能制造与工业4.0等领域,平均月收入为5285元。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就业方向包括能源行业、材料行业、新能源领域。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模式,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用工单位对接,极大地保障了双方的利益,提高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现代学徒制试点和推广,使职业院校在薪酬水平、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前景方面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毕业生就业观念更为实际,就业时少挑三拣四,能理性就业。
地域与产业吸纳能力
不同产业、地域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受到关注。例如,广东省的二、三产业总产值位居第一,对职业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强。
江苏、山东和浙江等省份的产业对职业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也较强。
职业资格证书与竞争力
职业院校的学生还可以选择参加各类考试,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
创业与自由职业
一些学生还可以选择创办自己的企业或成为自由职业者,发展个人事业。
综上所述,职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整体较好,高就业率和专业技能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建议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同时积极参与实习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