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隐含的假设

社会有识 · 2024-12-28 01:25:56

公务员考试中的隐含假设通常是指那些对于论证过程至关重要的未明确表述的前提条件。这些假设是论证成立的必要条件,如果缺少这些条件,论证可能无法成立。以下是一些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隐含假设类型和识别方法:

搭桥

搭桥是指建立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这种假设是论证成立的必要条件,如果缺失,论证的结论就无法得出。例如:

例1:婴儿期的记忆缺失现象,研究者认为并不是所有婴儿都存在记忆缺失的现象。这里隐含的假设是“能够回忆相关经验意味着一定存在记忆”。

排除他因

排除他因是指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结论的原因,从而强调某一特定条件是导致结果的唯一或主要原因。例如:

例2:如果外科手术和放、化疗能与中医切实融合,定能弥补这种不满意。这里隐含的假设是“如果不与中医融合,这种不满意就无法弥补”。

建立联系

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是识别隐含假设的关键。如果论据和论点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那么这个缺失的联系就是隐含的假设。例如:

例3:楼市成交量上涨,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很大。这里隐含的假设是“楼市成交量的增长会带动楼价的上涨”。

正向假设与反向假设

在假设句中,通常会有一个正向假设和一个反向假设。正向假设强调条件的必要性,而反向假设则强调潜在的危害。识别这些假设有助于理解论证的完整性和作者的意图。例如:

例4:如果你认真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这里隐含的正向假设是“认真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区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识别隐含假设的重要步骤。必要条件是指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例如:

例5:孟鹤堂比周九良相声说的好,所以周九良不愿意和他做朋友。这里隐含的假设是“周九良不喜欢和相声比他说的好的人做朋友”。

在公务员考试中,识别和运用这些隐含假设有助于考生更准确地理解论证过程,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练习和总结,考生可以逐渐掌握识别隐含假设的方法,并在实际考试中运用自如。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