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采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背景要求
选择纯色背景,推荐使用白色或淡蓝色,以便于图像识别和处理。
背景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有条纹、图案或其他干扰元素。
姿势要求
保持站立姿势,双脚并拢,身体直立,双肩放松。
头部正对镜头,避免侧身或歪头,保持水平视线。
双手自然下垂,不要插兜或摆放在其他位置。
衣着要求
穿着整洁、颜色统一的服装,避免过于花哨或带有复杂图案的衣物。
避免穿着制服、校服或带有明显标志的衣物。
穿着适合季节的衣物,保持舒适的同时展现端庄大方的气质。
表情要求
保持自然、轻松的表情,避免过于紧张或严肃。
眼睛正视镜头,避免眨眼或闭眼。
嘴巴自然闭合,避免张嘴、咧嘴或其他夸张表情。
光线要求
拍摄时应保证光线充足,避免逆光或光线过强、过暗。
建议配置光源两只(色温5500K-5600K),摆设高度与被拍摄人肩部同高,角度为左右各45度,朝向对准被拍摄人头部,距离被拍摄人1.5米-2米。
图像处理要求
报名图像应使用报名考生本人近期(一般为报名年度内)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的数字化图像文件。
图像应真实表达考生本人相貌,禁止对图像整体或局部进行镜像、旋转等变换操作,不得对人像特征(如伤疤、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
图像应对焦准确、层次清晰、色彩真实、无明显畸变。
除头像外,不得添加边框、文字、图案等其他内容。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采集到的图像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外貌特征,便于后续的信息管理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