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确实有一些大学建立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墓地的地方,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以下是一些例子:
清华大学:
2019年,清华大学校园内发现了明清时期的87座古墓。
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建立在明清时期的古代大坟场上,曾清理出大量明、清时期的墓碑。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的随园校区附近有一个公交站名为“南阴阳营”,该地区历史上是处理白事的地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其前身北京地质学院建立在明清时期行刑地点附近,那里曾是一片乱坟岗。
中山大学:
广州校区南校区发现古墓,其中包括史前石器和汉朝的墓葬群。
广州大学:
在2004年发现了南汉开国皇帝刘岩的“康陵”。
南方科技大学:
在1999年发现了商朝和战国时期的墓葬。
北京师范大学:
校园前身是一片家族墓葬群,包括铁狮子坟、索家坟等。
南京大学:
在1972年建设北园时发现了东晋帝王的陵墓。
西北政法大学:
在修建新校区时发现了西汉廷尉张汤的墓葬。
西安财经大学:
位于秦始皇祖母夏太后的墓葬之上。
西安邮电大学:
在扩建新校区时发现了战国、秦、汉、唐等时期的600多座墓葬。
这些学校建立在古墓之上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地价便宜、地理位置选择、以及可能的风水考虑等。有些说法认为,建立在墓地上的学校可能会因为“阳气”的影响而发展得更好,但这更多是基于迷信而非科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