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试中的“奇葩”问题通常指的是那些出其不意、富有创意或者与课程内容关联不大的考题。以下是一些例子:
辨认老师照片
例如,南开大学法学院的期末考试题要求学生辨认上课老师的照片,答对不得分,答错或不答不及格。
个人生活细节
如四川某传媒职业学院期末考试中的“态度题”,要求学生对照老师照片,写出每个任课老师的正确名字。
文学与历史知识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面试中问到《西游记》里妖怪的数量,以及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谁大的问题。
现实问题结合
南京医科大学大学英语考试题中询问王思聪在扬子晚报哪个版块看到刘强东先生和章泽天小姐的绯闻消息。
逻辑与推理
例如,南京大学刑法学专业期末考试中的题目,要求判断“草泥马”是否能算作凶器。
创意与想象力
如厦门大学某一学院出的考题,要求学生根据《婚姻法》的规定,选择符合结婚条件的角色组合。
跨学科问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面试中包含了如何调查“东方之星”事故等现实世界的大事件。
非常规考试形式
在疫情期间,有的考试将笔试变成了口试,要求学生朗读答案并录音上传。
这些“奇葩”问题反映了教育者在考试设计上的创新和尝试,旨在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知识广度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不过,这类题目有时也会因为过于离奇或难以预料,引起学生们的讨论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