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经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传第三章》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其他相关名言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信念是人生的火把。
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中国不亡有我在!
我没有特殊的才干,我也没有学得什么特别方面的高深技能。我一生努力 所得的一点成就,完全用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我对于教育具有信心和 兴趣。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
这些名言涵盖了大学的宗旨、个人修养、国家治理、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古人对大学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