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环境专业的学习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科学与工程:
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环境的改造工程、环境污染问题等。课程包括环境毒理学、土壤环境学、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多孔介质环境数学模型、功能微生物、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经济与管理、绿色工程概论、水处理工程等。
环境工程:
主要是对污染的治理和处理。课程包括工程测量学、环境毒理学、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微生物学基础、环境工程微生物、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仪器分析、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噪声控制工程、环保机械与设备、环境工程监测、土壤环境学、环境分子生物学等。
环境科学:
主要是对污染进行检测、评价、提出解决方法(简称环评)。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普通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环境监测、环境信息系统、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与法规、环境评估、环境总体规划、模型分析技术等。
环境生态工程:
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工程学的手段来进行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课程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污染的防治,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
结合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等课程进行教学实习,一般安排10-20周。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跨学科知识:
环境科学专业还涉及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用于环境科学研究。课程可能包括环境经济学、环境历史学、环境政治学等,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环境问题。
专业选修课:
环境工程专业下设置环境生态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开设了18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课程。
综上所述,大学环境专业的学习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理论知识的积累,也包括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具备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环境规划和管理等多方面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