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和《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其中包含了许多名言警句,以下是一些例子:
《大学》名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中庸》名言
三纲:明明德、新民、至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民)。
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君子慎独(诚意)。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明,食而无味,此为修身在正心(正心、修身)。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善者,天下鲜也。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之民之父母。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皓,反求诸其身。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名然而日亡。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言顾行,行顾言。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道在人为。
利令智昏,于浅近中见深刻。
难能才可贵。
君子之强:内圣才能外王。
有恒才有成。
道不可离。
31. 道在身边,忠恕可得。
32. 做人之道:安分守己。
33. 修道之法: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