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导师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导师,其中一些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坑人”导师类型:
不负责任且缺乏指导性
对学生缺乏热情,不关心研究方向和课程进展。
无法及时给予指导,解决问题拖延。
期望值过高,经常变化不定
设置高标准但不明确沟通,给学生带来压力。
毒性太强,批评过度
单方面训斥学生,使用难听语言,可能羞辱学生。
对学生实验组织不力
无法提供必要的资源,如实验经费、数据分析等。
侵占型导师
将学生成果视为己有,不愿意分享。
可能对学生,特别是女学生进行人身侵害。
放养型导师
不给予具体指导,与学生见面次数少。
学生需要自我安排规划,自律性差者可能会受影响。
学术洁癖型导师
追求学术名誉,发文数量不多但质量高。
思想偏激型导师
使用专业知识证明观点,可能超越合理讨论的极限。
不尊重学生
不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
忽视学生的私人时间和身体健康。
自身学术水平不高,喜欢瞎指导
不能提供实质性指导,还可能给出错误指导。
只画饼、只训话
承诺未来机会但不兑现。
通过夸夸其谈和威胁让学生信服。
忽视学生实际需求
不接电话、不回消息,忽视学生的沟通需求。
对学生的个人发展缺乏关心和指导。
选择导师是研究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遇到上述类型的导师可能会对学生的学术和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你正在考虑导师,建议尽早与潜在的导师沟通,了解他们的指导风格和对学生的期望,以便作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