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学专业如何设置

温爸闲谈 · 2024-12-28 07:37:48

大学的专业设置通常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层次结构:

基本原则

适应需求:

专业设置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民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

遵循规律: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

优化结构: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效益:

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及布局。

支撑条件:

专业设置要有足够的相关学科作为支撑,并与学校属性定位相匹配。

层次结构

学科门类:根据国家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12大门类。

学科大类(一级学科):每个大门类下设有若干一级学科。

专业(二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下设有若干专业。

示例

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

工程类专业:电子工程、农业和生物资源工程学、化工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工程物理等。

商科类专业:会计、金融、产业关系与组织行为学、管理与市场学等。

其他类专业:医学、农学、教育学、法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考古学、语言学、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药学、微生物学、戏剧、音乐、艺术与艺术史、美术和美术史、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学等。

普通高等学校一般按照其分类属性设置专业,以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并设置学校分类属性以外的专业数通常不超过本校设置专业总数的30%。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