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贷款骗局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冒充身份
骗子可能假冒学校工作人员或资助机构,通过电话、短信或在线聊天与学生联系。
诱导信息分享
诈骗者可能会诱导学生提供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和密码。
要求预付款或押金
不法分子可能会要求学生缴纳各种费用,如手续费、管理费或保证金,然后消失不见。
虚假贷款广告
通过互联网平台推送看似诱人的贷款广告,要求学生提前支付费用。
培训贷诈骗
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夸大培训效果,诱导学生通过贷款支付培训费。
利用学生身份贷款
冒用学生身份在多个网站办理贷款,导致学生背负债务。
好处费诱饵
承诺给予好处费,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名义在网贷平台贷款。
虚假的催收威胁
在学生无法按时还款时,通过威胁或勒索手段进行非法催收。
隐藏费用
隐藏高额的手续费和利息,使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负沉重债务。
社交媒体和群聊操控
利用社交媒体和QQ群组,通过视频会议虚构信息,诱导学生转账。
为了防范这些骗局,学生应该提高警觉,不要轻易相信陌生来电和信息,不随意提供个人信息,对于任何要求预付款或缴纳费用的贷款要保持怀疑态度,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警方或学校相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