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中国的最高学府是太学。太学是古代中国的国立大学,其名称始于西周,在夏、商、周时期,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
太学在汉武帝时期由董仲舒提议建立,最初只设有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随着时间的发展,太学中的科目和人数逐渐增加,开始教授《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此外,东汉时期还设立了鸿都门学,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以诗赋书画为教学内容。
太学在汉代的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规模宏大,世界罕见。太学的教师被称为博士,主要职责为教授学生儒家经典。皇帝也会亲自到太学视察,显示了太学在当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