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众多,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以下是一些常见专业的不同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内容: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及其性能和应用。
院校特色:
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侧重于航空航天、耐高温耐低温防腐蚀方向。
中南大学:侧重于粉体冶金材料方向。
西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济南大学:侧重于建筑材料方向,如水泥、玻璃、瓷砖等。
东北大学:侧重于金属材料方向。
武汉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侧重于耐火材料方向。
华南理工大学:侧重于新型高性能与功能材料。
浙江大学:侧重于高新技术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以新材料与新技术为特色。
吉林大学:围绕汽车领域教学。
河南工业大学:侧重于磨料磨具、超强超硬材料方向。
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侧重于高分子材料方向,如纤维、塑料、橡胶等。
天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侧重于纺织材料方向。
浙江理工大学:侧重于丝绸材料方向。
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侧重于有色金属方向。
长安大学:侧重于公路、机场材料方向。
能源动力与工程
研究内容:包括传统能源(如水、煤、石油)和新能源(如核能、风能、生物能),以及氢能等未来应用广泛的能源形式,同时涉及动力方面如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
机械工程
核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等。
院校特色: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被誉为“机械五虎”。
合肥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并入吉林大学)、燕山大学被称为“机械四小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结合紧密。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兵工制造结合紧密。
浙江大学:由机械工程系、能源工程学系和工程力学系组成机械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在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摩擦学与表面工程、物料搬运机械、列车空气动力学、隧道通风等方面有独特研究。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属于理学数学类,培养学生解决工程中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和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热门专业,未来想加入IT行业的考生可报考,主要培养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研究、设计与开发能力。
生物工程、 生物医学与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工程:与食品研究相关,如生物制剂、酶制剂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
生物医学:属于医学类专业,主要研究疾病、感染与免疫等常见疫病的预防治疗。
生物医学工程:综合性专业,涉及医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培养在医疗设备和系统方面的人才。
交通工程
长安大学:以公路研究为主。
同济大学:以城市道路、城市交通为主。
大连海事大学:以滨海交通为主体。
金融学与 金融工程
金融学:研究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
金融工程:结合了金融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主要研究金融衍生品的定价、对冲和风险管理。
这些专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方面。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详细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和要求,以便做出最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