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所中国顶尖高校宣布退出世界大学排名,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下是详细情况: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
这两所国内顶尖的理工科院校宣布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并将原本用于参与排名的费用和资源转向支持科研和提升教育质量,特别是支持贫困地区的寒门学子。
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等:
这些高校此前已经公开表明不再参与国际大学排名。去年,包括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等10所985高校也缺席了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
其他退出排名的高校:
除了上述高校外,南京大学校方曾明确,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兰州大学也对外表示,未参加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退出排名的原因
重视科研和教育质量:
高校退出排名是为了将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提升教育质量上,特别是支持贫困地区的寒门学子。
独立态度和对本土教育的重视:
这些高校认为国际排名不能完全反映学校的真实水平和特色,因此选择退出排名,以更独立的态度对待教育评价。
对排名功利性的反思:
有观点认为,国际排名过于商业化,导致一些高校为了追求排名而牺牲了学术研究和教育本质。
优化评价体系:
退出排名的高校希望优化自己的评价体系,减少对非专业非学术因素的依赖,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学校的发展。
公众和专家的反应
网友热议:
多所高校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这有助于高校回归学术研究本质,有人则质疑排名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专家观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应该淡化排名,减少排名的功利性,真正的一流大学没有相同的标准,“杰出是不同的杰出,一流也是不同的一流”。
结论
多所中国顶尖高校退出世界大学排名,反映了这些高校对国际排名体系的独立态度和对本土教育、科研的重视。这一决定有助于高校优化评价体系,回归教育本质,减少对排名的过度依赖和功利性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