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气象院校包括以下几所:
北京气象学院:
北京气象学院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是中国最早的气象专门学校,后升级为本科并开始本科教学。20世纪末,北京气象学院被撤销,转成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成都气象学院:
成都气象学院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历经多次更名,现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在气象学科方面有一定的实力,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南京气象学院:
南京气象学院前身是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后独立设置为南京气象学院。学校实力较强,很早就获得了本硕博培养资格,并在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双一流”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气象学专业历史悠久,学科体系完备,融合了大气科学、气候变化研究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气象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气象学院。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拥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气候与气象灾害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的气象学专业与海洋科学紧密结合,研究内容包括海洋气象、气候变化等方面。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的气象学专业在大气科学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实力。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的气象学专业在大气科学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地球系统科学是以研究全球变化为目的的多学科交叉新兴学科,大气科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原由解放军理工大学申报,其气象学专业在军事气象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 沈阳农业大学、 广西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这些高校也开设气象类专业,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
这些高校在气象学科方面各有特色和优势,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气象专业人才,并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议在选择气象院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综合考虑学校的学科实力、师资力量、研究条件和就业前景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