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事件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录取流程
模拟投档:省级招办根据高校确定的比例进行模拟投档。
确定投档比例:模拟投档后,省级招办向高校报送生源分数段分布,高校据此决定是否调整计划或比例。
正式投档:省级招办根据高校要求将符合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投递给高校。
阅档:高校审阅考生电子档案,包括成绩、专业志愿、是否服从调剂、体检和诚信记录等。
预录取:高校将符合条件的考生预录取,并将结果上传省级招办。
录取检查:省级招办审核高校欲退档考生的情况,如无异议则录取结束。
打印录取名单:省级招办打印录取新生名册并寄送高校。
填发录取通知书:高校根据录取名单填写通知书,并寄送考生。
录取事件案例
上海师范大学取消拟录取资格: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公示了拟录取名单,后取消30多位考生的拟录取资格,原因是疑似在复试群内泄题。
考生称交流发生在复试后,复试题目随机,无泄题可能。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确认考生行为构成违纪,取消资格。
西安交通大学录取争议:
有关毕业生李某某的录取过程,学校声明录取过程合规,指导教师无师德师风问题。
事件引发公众对录取过程的关注和师德师风影响的讨论。
北京大学假录取事件:
2021年,有人声称考上北京大学并庆祝,但北大校方否认该生为正式录取学生,且未收到入学申请。
该男子为通缉犯明学昌的嫡孙,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以上内容概述了大学录取的一般流程和一些具体事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