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进厂可能遇到的骗局主要包括:
虚假宣传
夸大公司的发展前景、福利待遇和职业晋升机会。
模糊岗位职责,使毕业生入职后发现工作与预期不符。
招聘流程陷阱
漫长的等待时间,简历筛选和面试后不及时给出结果。
不合理的面试安排,如多个面试环节在同一天进行。
中介诈骗
非法中介机构收取高额中介费后不履行合同。
乱收押金
向应聘者收取押金或保证金,承诺工作结束后退还,但往往不兑现。
直销、传销
以销售人员的名义工作,实际要求应聘者进行非法传销活动。
克扣工资
雇主找借口克扣工资或拖延支付。
网上欺骗
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骗学生进行远程工作。
娱乐场所特种行业
某些娱乐场所或特种行业可能存在非法雇佣大学生的情况。
合同陷阱
以就业协议代替劳动合同,或签订含有“霸王条款”的合同。
费用陷阱
设立各种名目收取不合理费用,如培训费、考试费等。
智力陷阱
利用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或创意,招聘后不予录用。
高薪诱惑
承诺高薪工作,要求应聘者先支付费用,如艺术照费用等。
试用期陷阱
混淆试用期与实习期,或延长试用期,导致应聘者权益受损。
暑期打工常见骗局
如以“高回扣”为诱饵,误入传销组织。
虚假广告和岗位信息
发布的招聘广告夸大或隐瞒公司情况,对岗位工作内容模糊化处理。
国企招聘骗局
声称可以通过“关系”安排进国有企业,骗取钱财。
防范这些骗局的措施包括:
核实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和主营业务。
仔细阅读并理解劳动合同的所有条款。
不要轻信高回报的诱惑,谨慎对待需要预先支付费用的工作机会。
了解并确认招聘流程的各个环节,避免不必要的等待。
对于任何看似过于美好的工作机会,保持怀疑态度,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验证。
若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学校、老师或专业人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