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教室上课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骗局:
冒充身份骗局
有人冒充老师或校领导进入教室,没收玩手机的学生手机,并声称课后到办公室取回。
低价位课包引流骗局
培训机构以低价体验课程吸引学生,随后诱导学生签署含有高额培训费的合同。
虚假课程和教师骗局
提供虚假的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以及假冒的教师进行教学。
查课领导没收手机骗局
伪造查课领导进入教室没收手机,并教育学生,实际上并没有领导查课。
培训机构宣传骗局
培训机构夸大宣传课程效果,承诺不切实际的回报,骗取学生学费。
代抢票和奖助学金骗局
提供代抢票服务或冒充发放奖助学金的工作人员,骗取学生的个人信息和财产。
虚假征信类骗局
冒充银行或金融机构客服人员,谎称学生信用有问题,要求提供敏感信息。
寝室推销和招聘骗局
在宿舍推销商品或服务,或发布虚假的兼职招聘信息骗取学生的钱财。
面对这些骗局,学生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并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