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班级通常有以下几种班级干部:
班长:
全面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班的各项工作,负责召集班委会议,向班主任提议本班重大事宜等。
副班长:
协助班长工作,分担部分班级管理职责,在班长缺席时,副班长需承担起班长的职责。
团支书:
负责团支部的工作,包括团组织的活动策划、组织以及团员的思想政治引导。
学习委员:
负责班级的学习事务,如组织学习小组、分享学习资料、反映学习问题等。
生活委员:
关注同学们的生活情况,负责管理班级的财务、组织班级聚餐、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等。
体育委员:
负责组织班级的体育活动,如运动会、球赛等,鼓励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文艺委员:
负责策划和执行班级的文艺活动,如文艺晚会、歌唱比赛等,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展示班级的文化风采。
组织委员:
协助班长和其他委员策划和组织各类班级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宣传委员:
负责班级宣传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包括编制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
纪律委员:
负责维护班级纪律,监督上课人数,查看是否有缺勤、迟到、早退的情况,并维持好上课纪律。
心理委员:
了解同学们的心理动态,做好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向辅导员反映有心理异常的同学。
劳动委员:
负责监督学生打扫好宿舍卫生,管理好班级卫生,并评优秀宿舍。
党小组长:
有的班级还设有党小组长,负责组织和引导党员同学学习党的理论、政策。
这些职位的设置旨在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促进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组织各类班级活动。每个班干部都有自己独特的职责范围,但都是围绕一个核心来开展工作——组织好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开展班集体活动。当然,不同地区和学校可能会有所区别,但大体上都是这些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