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假离婚骗局可能涉及以下几种情形:
通谋离婚
婚姻双方为了共同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
欺诈离婚
一方当事人为了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采取欺诈手段向对方许诺先离婚后再复婚,以骗取对方同意暂时离婚。
财产分割
在办理“假离婚”手续时,协议中可能约定财产尽归一方,导致另一方在离婚后难以要求分割财产。
债务责任
协议中可能约定债务由一方负担,对内具有法律效力,债权人仍可起诉夫妻双方,但一方承担责任后可能向另一方追偿。
法律风险
一旦在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就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不愿意复婚,另一方将处于不利地位。
社会风险
“弄假成真”的风险,即离婚后有些人拒绝按约定复婚,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因实际案例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