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中,功利主义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学习目的功利化
许多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赚取更多金钱。
-文史哲等被认为“没用”的知识,学习热情较低。
仅有不到10%的学生是出于对学问或自身修养的兴趣而学习。
专业与课程选择功利化
学生在选择专业和课程时,往往考虑市场需求,而非个人兴趣和特长。
社会交往功利化
在社会交往中,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涉及金钱或其他个人利益而犹豫参与集体活动。
友谊变得功利化,帮助他人前会考虑是否值得。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
部分学生可能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
不诚信行为
为了获得奖学金、荣誉称号等功利性目的,一些学生可能会采取抄袭、作弊等不正当手段。
这些功利主义的表现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对个人利益的过度追求,并忽视了道德、诚信和集体主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