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保送诈骗事件通常涉及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通过虚构或夸大其能力,承诺能够帮助考生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名校,从而骗取家长财物。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
虚构保送服务
何某,一名教育机构学管老师,虚构“保分班”和“押题班”,承诺能确保孩子高考达到特定分数,骗取家长郭女士十几万元。
电信诈骗保送博士
毕某某谎称自己是某大学博士生,声称有能力帮助受害人郁某某保送博士,骗取了10余万元。
虚假保送信息
14岁少年被保送清华大学的事件,家长在未确认情况下办升学宴,后证实为骗局。
伪造保送名额
周某自称有熟人在浙江大学当领导,骗取家长林某8万元联络费,并伪造相关文件继续行骗。
冒充教授培训班
王先生收到自称是子女QQ发来的消息,称参加教授培训班可保送清华大学,需交纳培训费,后发现被骗。
假冒清华大学张主任
黄先生收到自称是“清华大学张主任”的QQ,对方以能帮助学生就读清华大学课程及保送清华等名义要求转账,被骗19万元。
虚假海外学历保送
内地学生通过中介支付高额费用,获得虚假海外学历进入香港顶尖大学,涉及买通考场和伪造身份。
免高考入名校
女子肖某通过话术包装成“人脉王”,承诺帮助多名家长免高考进入知名高校,骗取360余万元。
这些事件凸显了家长对名校的渴望以及诈骗分子利用这种心理进行欺诈的行为。家长和学生应当提高警惕,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招生信息,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