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以下是部分主要建筑物的介绍:
本部大楼
建成于1910年2月26日,是香港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采用文艺复兴期建筑模式,有花岗石柱廊支撑,顶部设有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筑风格。
张爱玲曾于1939年在此文学院读书,也是港大学生拍摄毕业照的首选地。
邓志昂楼
位于薄扶林道本部校园,由邓肇坚爵士的父亲邓志昂于1929年捐助建成。
用作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为一座楼高3层的平顶建筑,外墙装饰简朴。
孔庆荧楼
位于薄扶林道本部校园,本部大楼出口对面。
建成于1919年,其外部自1985年起成为香港法定古迹。
大学堂
位于薄扶林道山顶,揉合了都铎及歌德式建筑特色。
原为杜格拉斯堡,1894年由法国传道团购得并修葺,1954年由香港大学收购,用作男生宿舍,现称大学堂。
徐展堂楼
位于薄扶林道,是香港大学的一个教学楼。
陆佑堂
位于本部大楼内,是电影《色戒》中演戏的剧场取景地之一。
学术交流大楼
专业进修学院(SCOPE)所在,是学术交流的场所。
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CMC)
由世界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位于歌和老街和达康路交界。
这些建筑物不仅体现了香港大学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游客参观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