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文学常识部分主要考察中国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以及文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流派与时期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
著名诗人与作品 贾岛:
“十年磨一剑”出自其《剑客》。
韩愈: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代表作《师说》。
刘禹锡:世称刘宾客,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等。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等。
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其《过华清宫》,“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其《泊秦淮》。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其《水调歌头》。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代表作《如梦令》、《声声慢》等。
辛弃疾:号稼轩,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代表作《稼轩长短句》。
文学理论与批评 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是《诗经》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书法与文房四宝
书法四体: 正、草、隶、篆。 文房四宝
年龄称谓 垂髫:
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少女。
弱冠:二十岁的青年。
文学体裁与名著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近现代文学
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紧密相连。在清朝末期,由于西方文化的侵入和国内知识分子的觉醒,中国文学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重要作品与作者
鲁迅: 《狂人日记》等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呼唤着民主和科学的到来。 老舍
巴金:《家》、《春》、《秋》三部曲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和虚伪。
沈从文:《边城》描绘了一种优美、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
文学典故与常识
上古神话传说 神话定义:
上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幻想性解释和描叙。
主要神话内容: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等。
记载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诗歌总集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楚辞》: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由刘向编成集子。
先秦文学 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谷梁传》、《公羊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