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学号一般是多少位数的问题,存在一些不同的说法:
12位
学生的学号由12位数字组成,其中前四位数字表示年级,第五至第八位数字表示所在专业,第九、十位数字表示所在班级,第十一、十二位数字表示学生所在班级中的序号。
11位
存在观点认为学号一般为11位,开头两位数字是入学的年份,最后三位中一个是班级,一个是在班级里面的序号。
10位
另有观点认为学号一般为10位,前2位是年级代码,接着1位表示N年制,再接着3位是学院代码,最后4位才是学生在学院里的位置。
9位
存在说法认为学号一般为9位,如201102346,其中2011代表入学年份,02代表所在学校代码,3代表所在专业在学校的代码,46代表学生入学成绩排名。
8位
也有可能出现8位的学号,具体格式可能因学校而异。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大学的学号位数并不统一,常见的位数有10位、11位和12位。
学号的组成通常包括入学年份、专业代码、班级代码和班级内序号等信息。
具体的学号格式可能因学校而异,建议参考所在学校的具体规定。
因此,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学号的位数和格式需要根据具体学校的规定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