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大学的学费因学校、专业、地区等因素而异,从几十块到几百块大洋不等。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
北洋政府时期的北京大学第一个学年需缴60块大洋的学费。
清华大学第一个学年需缴40块大洋的学费。
在20世纪20年代,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每年的学费大约是100块大洋。
同济大学的学费则高达200块大洋。
国立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医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的学费大约是22-40银圆/年。
私立大学如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学费则更高,大约是100块大洋。
师范类大学如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甚至可能免交学费,但可能需要交保证金。
穷人家的孩子如果考大学,一般会选择师范院校,因为这些学校通常不收学费,甚至可能免费为学生提供食宿。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费用都是按照当时的大洋计算,而大洋的购买力随时间变化,因此这些费用需要根据当时的大洋购买力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价值来参考。例如,当时一银圆相当于1997年的人民币30元,那么30年代国立大学的学费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660元,私立大学的学费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2700元,而最贵的教会大学的学费则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