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起源于 我国的古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科举制度下,士人通过参加各级考试,获得相应的官职。
具体来说,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以保证政府官员的能力和素质。随着时代的变迁,科举制度逐渐被废除,但是公务员考试的制度却一直延续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建设。1956年,中央组织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凡属国家工作人员,除特殊情况外,都要经过考试录用”的原则。从此,公务员考试制度正式成为我国选拔人才进入公共部门的主要途径。
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建立,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1982年,原劳动人事部下发了一个文件,名字叫《吸收录用干部问题的若干规定》,从那时候开始,考试就成了干部录用的一部分。后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再到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以后各级政府录用公务员要通过公开考试,择优选拔。1989年,原人事部和监察部、审计署等六个部门一起,开始试点公务员考试录用。到了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发布,公务员考试制度才算真正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