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中国常识

安娜老师 · 2025-01-02 22:31:32

公务员考试中涉及的中国常识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知识点:

中国文化典故

斑竹:湘妃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

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要两只鸟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

破镜重圆:乐昌公主与丈夫失散后凭借每人一半的镜子重聚,喻夫妻失散后重新相会。

烂柯:任昉《述异记》讲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长城:南朝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尺素:古代用于书写的一种细长的绢帛。

中国地势

地形总括: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中国丘陵较多,特别在东部地区分布广泛。自北而南,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其中东南丘陵又分为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和浙闽丘陵。

地势的三个阶梯: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地区,北方冷空气可长驱南下,有利于形成降水。西高东低的地势使中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入海,沟通了中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的交通。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它们的北、东缘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在我国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高,素有“聚宝盆”之称。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流发源地,是世界第二大淡水库,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中国地理与资源

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水力资源:中国水力资源丰富,在世界上是第一位。

长江三峡:长江流过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段峡谷叫作长江三峡。

三峡工程:正在建设的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三峡工程。

中国画

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传统,是举世瞩目的珍贵文化遗产。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楚国的两幅帛画,就以其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以线条造型的民族风格形式。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的艺术特点,其技法比前代有了长足的进步。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五代时期,花鸟画从人物山水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画科,题材广泛,名家辈出,成就卓越,对后代影响至大。宋代承继前朝,全面发展了各画种,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中期出现了以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